近年来,随“三线建设”而崛起的六盘水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植绿、管绿、护绿并重,全力打造“中国凉都、康养胜地、森林之家”的森林城市形象,用绿色生态之姿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凉都”的魅力。
作为有实效,成绩更喜人。今年11月2日,六盘水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全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出新绩”作出更多六盘水贡献,在青山绿水间书写了一份清新的“绿色答卷”。
这张答卷,从“植绿”伊始。从工业城市到国家森林城市的生态绿城之路,六盘水市因地制宜,筑牢生态屏障。
作为长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和重要生态屏障,六盘水也曾山水失色:过度的资源开发,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峻,最严重时六盘水森林覆盖率仅7.55%,鸟类仅剩60余种,市中心城区酸雨率达55%。
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已成为六盘水必须担起的责任和使命。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以行动作答,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战略。
思路一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六盘水围绕“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打造,以做大绿色总量为目标,向大山要绿,高标准、高质量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储备林建设等绿色工程,使城市绿化规模逐步扩大,绿化质量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六盘水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全市已知种子植物2160种、动物1063种,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9.3%,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基本形成。
这张答卷,于“管绿”加速。从工业城市到国家森林城市的品质绿城之路,六盘水多措并举,维护生态安全。
“通过‘六盘水林业云’管理平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自然保护地重点区域是否有烟火并解决。”六盘水市林业局灾害防治科科长周杰介绍。
强化保障管好“绿”,六盘水市完成“六盘水林业云”管理平台建设,在自然保护地重点区域安装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太阳能森林防火语音提示系统,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落实责任管好“绿”。六盘水以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区域,设立由市领导担任的市级林长,并将自然保护地相关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每季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制度落实管好“绿”,六盘水制定印发《六盘水市自然保护地执法监督工作方案》《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地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等相关制度措施,推进监管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潜心“植绿”,绿色“家底”日渐厚实的六盘水意识到,走生态绿城之路,“种绿”是前提,行动“管绿”是核心和关键。
这张答卷,是“护绿”无尽。从工业城市到国家森林城市的幸福绿城之路,六盘水不遗余力,巩固生态成果。
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六盘水曾为“绿”发愁,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拉锯战”中不断探索,既要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矛盾一直如影随形。
化解矛盾,决心显得尤为重要。摒弃“发展经济和治理污染是跷跷板两头”的发展观,六盘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愁绿”换道“护绿”,让绿水青山常在。
“换道”于钟山区大河镇大桥村村民易光焱而言,是生计的转变,也是生活的改变。
曾经跑煤车、吃“煤饭”的易光焱,在家乡褪“黑”换“绿”后,毅然放弃运输拉煤,回家开起了农家乐和客栈,也曾在生意红火时毅然担起护林员的责任,“护住绿色,就是守住财富。”
护住这片“绿”,六盘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成功打造凉都“三宝”等一批特优品牌;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
摘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不是终点,六盘水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奋力推进全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凉都新未来。(文/图 顾冰洁、赵桦)
本报贵阳电 (记者陈隽逸)记者近日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2月14日,全省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已就业41.35万户94.31万人,就业率为94%,实现了“1户1人以上就业”以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目标。 为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贵州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鼓励支持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安置点或周边引进就业帮扶车间和发展配套产业,多渠道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核心阅读 1998年,贵州六盘水市梭戛生态博物馆建成。20多年来,这座由高兴村等当地12个村落组成的生态博物馆,突破了藏品和建筑的局限,保护了当地自然风貌、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