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剡溪上游,绍兴嵊州与金华东阳交界处,有一小山村,名曰水竹(原名绿溪)。这方土地,有三山环绕作屏障,也有江水穿流谱生机。千余位刘氏后人视此为故土,在此繁衍生息、安生立命。
据《刘氏宗谱》记载,绿溪刘氏乃汉高祖刘邦后裔。约1318年,始迁祖刘嵩从东阳分支到此安家立业,传其前辈东阳柏怀公“义门”和“江南第一家”风骨,以严谨家规醒育后人。刘氏后人谨遵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蜀汉昭烈帝刘备“三祖遗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明是非、懂善恶,反对见利忘德,反对贪人钱财,世世代代辛勤劳作,正直为人。
面对水竹田地破碎,洪水肆虐,经济发展不甚良好的困局。刘氏一族穷则思变,坚守勤廉为本、耕读传家。1912年,水竹村开办全乡第一所私立小学——镜清小学,刘氏先贤挨家逐户劝导水竹子弟进校就读。相传,该校校风严谨,十分注重对下一代道德素质、处世为人的思想教育,在校老师常以刘氏古人圣贤的遗训教育学生,其中就有刘备遗训:“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还用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所作的“传家宝”警示后人:“欲求生富贵,须向苦中求。”这些教育净化了学子的心灵,从而给刘氏后人播下了“真、善、美、勤、廉”的种子。
上世纪三十年代,人邢子陶、陈布衣、杨源时、唐友清等同志先后到镜清小学,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既向当地学生传授语文、算术、历史和世界文化知识,也适时开展抗日救国、爱我中华的新思想教育。
在新思想引领下,在家规家训熏陶中,刘氏后人心中爱国、民主、自由的火种被点燃。1940年6月,嵊县发生粮荒,面对官员与奸商勾结,囤积粮食,哄抬粮价的现状,刘氏后人联合其他村民在县政府门前,要求惩办奸商、开仓放粮。“面对枪弹,请愿群众没有妥协,坚持斗争。最终,嵊县政府决定以平价供应大米,还释放了被捕群众。”水竹村老人回忆到。
镜清小学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绿溪人,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也从这里走出。1940年,8岁的刘文西就读于镜清小学,1957年,刘文西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无限向往前往延安,2000年,刘文西因绘制第五套人民币上的画像享誉全国。
盛名在外,刘文西却始终坚守着父辈延续的勤俭本质。近40年的光阴里,他一直穿着那套洗的褪了色的灰色中山套装,戴着一顶粗布蓝色小帽。到乡间采风时,农户人家用糖茶招待他,茶水将尽,刘文西连杯底的糖霜也不肯浪费,坚持要用白开水冲洗杯底,将其饮尽。
21世纪,水竹村筹善款以新建文化礼堂,改变村庄面貌。刘文西说“钱我拿不出来,但我可以画画。”2016年,他组织黄土画派传人到嵊州写生,其中9位画家创作了多幅人物、山水、花鸟画,刘文西将这些画拍卖后,把40万元拍卖款悉数捐给了村里。
在“耕读传家、公道正派”的声声家训影响下,在重教崇文、德业并举的优良氛围熏陶下,水竹村人才辈出。这千余人的小村里,已走出副省级干部3位,高工、教授等人才30人,人民教师和医生百余名,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故谓“一方故土,九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