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剧照,曾小敏(左二)、文汝清(左一)分别饰演寇珠、陈琳 薛才焕 摄
粤剧《胡不归·颦娘》剧照,陈骏旻(中)饰萍生,莫燕云(左)饰颦娘 文瑶 摄
最近,羊城粤剧舞台的锣鼓声再度响起,传统经典剧目、新编粤剧纷纷登场让“饿”戏好久的粤剧迷过足戏瘾
5月9日,粤剧《桃花扇传奇》在江南大戏院公演;5月13日、14日,粤剧《狸猫换太子》(上、下集)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开演;5月18日,新编小剧场粤剧《胡不归·颦娘》在南方剧院首演……最近,羊城粤剧舞台的锣鼓声再度响起,传统经典剧目、新编粤剧纷纷登场让“饿”戏好久的粤剧迷过足戏瘾。在睇戏的同时,观众也发现粤剧演出有了些许的变化。
今年3月举行的广东省艺术创作工作视频会议提出了今年艺术领域的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集中展演一批经典剧目、当红剧目和新创剧目;抓好小型舞台艺术精品的创作生产。最近粤剧舞台的演出正好契合相关要求,令人期待。
本次演出的剧目粤剧《狸猫换太子》(上、下集)是广东粤剧院一团的经典保留剧目。该剧讲述了一个关于正义、忠烈和良心的故事,宣扬了正义,歌颂了美德。因为明义理志高尚,小人物也能撑起一片天——皇宫里最为卑微的太监陈琳和宫女寇珠,不畏强权,出谋划策才改变了尚在襁褓的宋仁宗的一生。自1998年首演以来,该剧上演至今已经24年,场场演出都十分火爆,深受观众喜爱。
在情节设置上,该剧“场场有戏、环环相扣”,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比如“审妆盒”一场,一个小小的妆盒,以其特殊设定而牵动了全场所有人的心,戏中人事关生死的明争暗斗,戏外人对戏中人命运的关注,一张一弛的戏剧气氛吊足了观众胃口,令人拍案叫绝,演出现场掌声不绝。
传统戏、“宫斗”戏、千古谜案、善与恶、正与邪、超强阵容主演……该剧具有的众多标签,吸引了众多戏迷捧场。记者现场留意到,除了“白发观众”外,还有不少年轻人甚至六七岁的小朋友前来观看。资深老戏迷陈先生与老伴看得津津有味,他告诉记者,这个剧他已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每个细节都非常熟悉。尤其是“审妆盒”“审郭槐”等几场戏,值得细品。
两晚的演出共长达6个小时,广东粤剧院一团以3位梅花奖演员、8位国家一级演员、9位国家二级演员的超强主演阵容倾情演绎。曾小敏、蒋文端、彭庆华、文汝清领衔主演,林家宝、李虹陶、岑海雁、郭建华、王燕飞、冼鉴棠、吴泽东、李佩麟、谢伟新、王庆洪、洪梓铧、梁筠菱、梁晓莹、朱红星、翟春燕、玉龙等联合主演。名家新秀在台上“斗”戏,让观众看得很享受。
复排演出团队介绍,该剧的人物个性非常鲜明,加之本次的主演们对戏、对各自饰演的角色都比较了解,也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使得角色的经典性和演员自我能动融、发挥,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如:文汝清扮演的陈琳聪明机智、从容自若,能化险为夷;彭庆华扮演的陈琳大智大勇、舍生取义,敢以炮烙之刑证丹心;曾小敏扮演的寇珠伶俐可爱、正直善良且忠烈勇敢,为护陈琳与太子性命,甘愿舍身去命,节义堪嘉;蒋文端扮演的李妃温婉美好,将母爱的恩深情重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感动人心。
广东粤剧院以鼎盛的演出阵容,重新打磨、隆重推出的上下卷大戏《狸猫换太子》,的确是个能使新老观众都一致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剧目。它不但思想内涵丰富、剧情曲折感人,而且角色行当齐全,唱做表演俱佳,将传统戏曲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为粤剧老兵,对广东粤剧院年青一代致力传承、发展传统艺术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由衷的敬意。
广州粤剧院最近上演的两出戏,都在创新上下了大功夫,体现出粤剧人不断探索的精神。
粤剧《桃花扇传奇》根据古典名著《桃花扇》改编。《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其“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深刻主题打动人心,问世三百余年来长演不衰。《桃花扇传奇》是广州粤剧院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合作的又一部“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剧目。该剧以明末清流文人侯朝宗和秦淮歌姬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主线,揭示了弘光小王朝兴亡的历史面貌,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剧作遵循孔尚任清醒、超脱的历史态度,延续了原作“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艺术底色。
在《桃花扇传奇》中,创演团队细心雕琢李香君、侯朝宗的艺术形象,希望能以深厚的历史内涵、感人的艺术形象支撑作品的深度,并以润物无声的姿态走入观众的心灵。该剧导演曾秋玲介绍,粤剧《桃花扇传奇》试图结合时代审美重新阐释原著故事。相比于原著,该剧更为集中地去展现侯李的爱情,注入更多的情感关怀,以情出发,回归人性,让爱国情怀自然而然地流淌。
传统经典粤剧《胡不归》由冯志芬编剧,粤剧泰斗薛觉先与上海妹、半日安等粤剧名伶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末,历演将近一个世纪而长盛不衰,不仅是薛派艺术代表作,更堪称粤剧戏宝、剧坛一绝。剧中“慰妻”“逼媳”“哭坟”等唱段是粤剧戏迷至今仍流行传唱的经典粤曲。
新编小剧场粤剧《胡不归·颦娘》改编自传统经典粤剧《胡不归》,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广州粤剧院联合出品。该剧将一个批判封建迂腐孝道文化的故事,改编为更符合当代观众理解的婆媳之间、女性之间、夫妻之间、母子之间冲撞的作品。编剧陈建忠介绍,该剧与原剧最大的不同是其从女性视角出发,试图发掘原作女主人公颦娘被遮蔽的遭遇、情感、心理轨迹和个性,以她的视角去审视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困局,审视爱情和婚姻以及家庭伦理关系,达到观照现实的意义。
小剧场戏曲已成为当下戏曲发展的一种新方向。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认为,小剧场戏曲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了解传统艺术,有利于推动粤剧的传播交流。广州粤剧院董事长花利红表示,期望《胡不归·颦娘》能通过打造小剧场合作模式走出一条新路子。
《胡不归·颦娘》这部小剧场粤剧,剧情线重新调整,更集中地聚焦于两代人各有不同的“坚守”而导致的尖锐冲突。年青一代坚守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老一代坚守“诗礼传家”和“母慈子孝”。
编创人员在组织戏剧矛盾时能够利用多种艺术手段呈现双方的价值冲突,同时,展示双方的内心世界。舞台简洁,人物关系并不复杂,而人物内心的期盼与焦虑、妥协与抗争、执拗与取舍,相继融入剧情,而且纠缠在一起,观众也会跟随剧中人的情感起伏而产生共情效应,体验到小剧场演出情感与思辨的矛盾统一。